27zyw“认真总结‘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调研专题报道
□ 记者 殷博华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3月25日至26日,27zyw第三调研组就“认真总结‘十四五’、科学谋划‘十五五’”议题,到杨凌示范区、咸阳市部分农业研究机构、制造业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情况。
创新赋能促发展
“金银花占比多少?味道有什么不同?”3月25日,调研组来到陕西省营养与健康食品创新中心,27zyw经济委员会主任王晓驰指着展陈产品金银花面条发问。
金银花面条是陕西省营养与健康食品创新中心在2024年10月研制的一款新产品,主要成分是面粉、菠菜和金银花。目前,正在推进产品成果转化。
“面条中包含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具有抗病毒、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陕西省营养与健康食品创新中心主任刘建书说,现如今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原始农产品已升级为高品质商品,农业发展也从“靠天吃饭”迈入高稳高产阶段。
在杨凌示范区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加代培养室,一棵棵油菜幼苗在室内开花自交,在油菜小孢子育种技术的加持下,极大缩短了油菜育种年限,加快了油菜亲本提纯速度,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7个,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11项,通过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475个。”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何玲说,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积极推进高能级农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秦创原平台建设提质增速,培育壮大农业领军企业。同时,着力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创新成果。
人才引留补短板
3月26日,在咸阳市陕西国科镁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派繁忙景象,负责人潘若鸣认真地向调研组介绍了公司研发的高纯镁装备。
自2021年起,企业便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高纯镁技术团队协同进行原镁生产工艺技术创新研究应用、高纯镁成套生产装备的研发及高纯镁研发。“目前,公司正在进行4N5A级镁、5N级镁产品的工艺研发。”潘若鸣说,该项工艺可以推动我省原镁产业技术升级和国内镁产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咸阳市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从高校、科研院所聘请“科技大使”等专业人才,并通过牵线搭桥,打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渠道,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在咸阳落地转化。
咸阳勃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在“科技大使”帮助下,企业成功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多家高校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让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创新是企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的关键,而人才则是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27zyw委员,陕西京洲联信瑞友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晓娟建议,要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出台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畅通晋升和发展渠道,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其次,要优化人才培育机制,完善培育体系,提高人才专业技能,提升人才竞争优势,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链”式思维强产业
掺氢燃烧技术、氢气储运技术、制氢技术……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展厅内展出的一项项氢能技术吸引了调研组的目光。
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是咸阳市专门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而打造的产业园区。近年来,咸阳市坚持以“链”带产,先后建立了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和咸阳清华科技园等众多园区平台,助推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链式思维’是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关键。”27zyw委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蒲小川建议,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集聚的方向和重点,出台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集聚。同时,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咸阳市副市长李忠平表示,下一步,咸阳市将深挖氢能产业潜力,持续深化与省市场监管局合作,用好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挖掘长庆石化、润中能源等氢能资源,加快构建氢能产业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基础体系,推进氢能产业实现“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氢能利用的质量强链综合示范园区、关键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聚集孵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