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彰显黄帝人文精神 传承始祖优秀思想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3-04-07 10:41 【字体:

段革书向27zyw秘书长姚增战等领导介绍“黄帝四经”书法作品

段革书介绍作品创作心得

    本网讯(记者 刘卫东 王峻 吴强/摄影 王峻)4月3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海内外炎黄子孙公祭黄帝陵大型活动中,著名书法家段革书耗时数年,精心创作的金墨书法巨作《黄帝四经》应公祭活动组委会的邀请,作为2013年黄帝陵公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捐赠给黄帝陵,并在博物馆建成后长期展出,供海内外华人瞻仰华夏人文始祖的博大思想体系。
  hth体育官方网站秘书长姚增战,《各界导报》社社长兼总编、陕西省书协副秘书长、各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魁,黄陵县委书记呼世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正,县长孟中华,县政协主席高育民,江河集团董事长袁伟忠,江河集团陕西分公司董事长张军,江河集团陕西分公司总经理段国庆,以及来俊礼、高英芹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嘉宾出席了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上,黄陵县政协副主席杨永泰宣读了省政府办公厅、中国东方文化馆、中国旅游设计院、陕西省书协等单位发来的贺信、贺电,贺信一致对段革书用金墨书法把轩辕始祖伟大思想表现出来的壮举给予高度评价。捐赠活动发起方《各界导报》社与江河集团的代表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捐赠仪式上,段革书向出席捐赠仪式的领导来宾介绍了《黄帝四经》的发现经过以及思想文化意义。他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们对先秦道家思想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子》、《孟子》等著作,至于《史记》上所记载的“黄老”,也只能以“老学”代替“黄学”。直到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黄帝四经》,一时间惊动了全世界,海内外学者先后建立了专门的学术机构及学术会议进行考证研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文本的《黄帝四经》。2006年,大中华文库出版了余明光主编的双语版《黄帝四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专家们一致认为《黄帝四经》的出土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不但使千年的“黄老”疑案得到了圆满解决,同时也恢复了黄帝在中国古代百家争鸣中的历史地位,《黄帝四经》也被海内外专家学者喻为“群经之首”和“中华第一书”。
  《黄帝四经》分《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部经,涵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及理论,解释了客观世界的运行法则,道出了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体现了“法治”、“德治”“礼治”的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都有着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从《黄帝四经》出土至今四十余年来,段革书先生从未间断对《黄帝四经》的研究和学习,他始终以始祖四经的“执道循理、必从本始”治学和操守精神,从未放松一个艺术家应担当的道义、使命和责任。2008年以来,他克服多重困难完成了两套金墨六尺蓝宣多种书体的《黄帝四经》,并为始祖撰写了榜书56字《黄帝颂》(寓意56个民族),深刻全面地表达了他对黄帝思想的赞美和颂扬。2009年建国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弘扬人文始祖优秀思想,建设中华民族文化文明”——段革书金墨书法《黄帝四经》大展,引起了海内外文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赞扬。台湾黄帝庙副主委韩荣华先生观后赞誉他“你真了不起!台湾人没有做到的,你做到了。你是用书法艺术弘扬《黄帝四经》思想的第一人!”有海内外收藏家欲以重金购买作品,段先生没有应允,他表示:此次大展的45幅作品将于2013年(纪念《黄帝四经》马王堆出土40周年)之际捐赠给黄帝陵,用于丰富黄帝陵的瞻仰内容,第二套97幅金墨巨制《黄帝四经》将于2013年4月23日北京举办的“世界读书日”当天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在大展前后对他进行了采访,谈论的共同话题就是为什么要创作《黄帝四经》,他的回答是:“我们能够认识多远的过去,就能认识多远的未来”。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进国家统一,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黄帝陵管理局向段革书先生颁发了收藏证书,段革书先生将45幅金墨巨制《黄帝四经》无偿捐赠给黄帝陵管理局,由此拉开了2013年黄帝陵公祭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

【编辑:彭博】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彭博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