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三鲜面不止有三鲜,如果叫五鲜六鲜倒显得没文化了。究竟几鲜,还是让食客们自己品味吧
□ 周晓峰
你若想知道“三鲜面”的名字来历,必先了解“尾子汤”。“尾子汤”顾名思义,就是一锅烧好的汤菜舀剩下的部分。
做“尾子汤”很简单,只需三个步骤。从大锅中舀两瓢热汤,放在做“尾子汤”的小铁锅,给锅里扔一把菜叶,加上作料,在旺火中听到刺溜声,总计也就十几秒钟,一碗美味鲜汤就做成了。饭店大锅中由鲜猪骨熬制的浓浓的汤称高汤,这一碗绿菜叶子上漂了一层骨髓油的“尾子汤”喝起来可不是一般地鲜。
可以说“尾子汤”是那个年代为普通工薪族特备的。在这里就餐不仅享受到便利和实惠,还得到了应有的尊重。食客像是在自家厨房,可以大声吆喝:来一碗汤!铛!铛!铛!汤——来——了——!从这一呼一应的互动中你能感受到店家的爽快,喝得自然舒坦了。
“小顽意饭店”的“尾子汤”是免费的,也不全是舀剩下的。只要食客需要,厨师立马现烧。
而“小顽意饭店”的三鲜汤是要付费的,那是坐在楼上的食客常点的。汤里除了菠菜肉丝,还有皮肚猪肝等等,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