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敏
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连绵的春雨标志着暮春已至,也意味着播种的时节到了。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曾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繁花渐渐凋零,绿意越来越浓,百谷悄悄生长,万物焕发出蓬勃生机。谷雨时节,是大自然馈赠的绝美画作,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将内心的情感凝练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元稹曾作诗:“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谷雨时节,春天的光景犹如破晓的太阳光;山岳江河,青翠的草木,好似披上一件青衫。树叶枝杈间,只见戴胜鸟“咕、咕、咕”叫个不停;积聚的湖水里,生长出许多浮萍来。温暖的小屋内,像蚂蚁一样的幼蚕,尽情咀嚼桑叶;和煦的春风下,像葶草黄花一样的麦田,随风摇摆。一只鸠鸟独自掸拭着自己的羽毛,仿佛在等待另一半。谷雨是植物蓬勃生长的时候,也是动物最快乐的时节,鸟儿欢鸣,虫儿出动,处处皆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与春天告别,无需任何仪式,因为春夏交替本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带给人们的是舒舒服服的感觉。宋代僧志南写下“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生动描绘出谷雨时节杏花带雨、微风拂面的春夏交替的画面。此时,人们完全可以收起厚重的绒装,穿上轻薄的防晒衣,三三两两相约,漫步于晨辉夕照之中,尽情享受这份季节更替带来的惬意与美好。
人间四月天,雨落百谷生,谷雨,是春日的深情告别,亦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序曲。此时,暖风拂面,细雨如丝,大自然仿佛被一支细腻的画笔轻染,处处洋溢着生机。田野里,秧苗初插,绿意盎然,农民们弯腰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枝头间,牡丹吐艳,芍药含情,争奇斗艳,将春日的绚烂推向极致。谷雨茶,更是这一时节的珍馐,清香四溢,回味无穷,让人在品味中感受自然的馈赠。谷雨,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情怀,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春光,感恩自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个生长的季节。
刘禹锡的“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谷雨时节的独特景致与人生感悟。首句“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直接点出应珍惜时光、顺应自然之意,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后两句“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则细致描绘出谷雨时节的景象:林野间熏风拂面,带来温暖与生机;楼台上谷雨初晴,天空明净如洗。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既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展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此诗是范成大退居家乡后所作,诗中“谷雨如丝复似尘”,细腻描绘了谷雨时节细雨如丝、轻盈似尘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此时,正是“煮瓶浮蜡正尝新”,新酒初熟,诗人品味着生活的甘甜。而“牡丹破萼樱桃熟”,牡丹绽放、樱桃成熟,晚春之景依然绚烂。末句“未许飞花减却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舍与眷恋,即便飞花飘落,春意依然不减。
谷雨时节,不仅是一个节气的转换,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我们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吸,感受到生命的脉动。愿我们都能在这个美好的时节,珍惜每一寸光阴,用心感受自然的馈赠,让生活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