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团峪,坐落在陕北纵横交错的沟壑里的一个极普通的小山村。是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刘兴庄行政村的一个村民小组,是宝塔区的一个贫困村。这里四季分明,种植传统作物,收入微薄,勤劳也挡不住贫困的侵袭。
今年以来,按照宝塔区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安排,贺团峪被确定为区政协脱贫攻坚包抓村,由区政协主席朱国龙任包抓领导,区政协办为包抓单位。区华体汇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班子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成立工作队驻村。
贺团峪村户籍人口67户178人,多年来,外出务工的村民较多,常住人口仅20户44人,区政协包扶以来,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确定了以棚栽产业为主的产业帮扶措施,全村建成高标准的大弓棚35座,温室大棚3座。去年因为排水不畅,部分棚里进水,蔬菜被水泡了,不仅带来经济损失,也极大挫伤了村民发展种植产业的积极性。
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和菜农们聊天交流,给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农综局为大弓棚的排水渠、巷道进行硬化。
大弓棚的种植生产离不开水。原先菜农们把村头的小溪拦截,挖出一个水坑,再用水泵抽到大弓棚边的两个简易蓄水池里,菜农浇菜时自己再用水泵抽到自己棚里。每家都得拉电线、水管。水管横七竖八,杂乱无章。电线更是无规乱接,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遇到天旱时,棚棚用水,有限的水满足不了灌溉的需求,抢水的现象时而发生,极易引发矛盾。
针对这些情况,区政协协调动水务局,把原来的抽水坑改造为32方的引水池,在大弓棚边的半山腰上新修一座60方的储水池,铺设水管把引水池的水送到储水池,再从这里把水自引到各个大弓棚,排除了浇水用电的安全隐患,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引水设施建好了,巷道、排水渠硬化了,再也不怕积水了,下雨也不泥泞了,极大的方便了菜农们生产经营,群众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通讯员 寇建兵)
【编辑:值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