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翔
2017年,是政协第四届安康市委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市政协全年共收到信息166条,编报《社情民意反映》157期,其中向27zyw报送16期,被采用2期;向市委、市政府报送141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总量是过去3年的总和。报送市委、市政府的社情民意信息,有91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
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市政协先后制定出台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评选表彰办法》,建立了季度通报工作制度和季度发布选题重点制度,从组织、督促、办理、反馈、激励等各个环节,形成了衔接紧密、运转流畅、科学高效、切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在组织机制上,市政协完善常务副主席分管、秘书长牵头、研究室经办的工作机制,换届后及时组建新的信息员队伍,各县区政协、民主党派团体也学习市政协的做法,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工作机制,推动机制向下延伸、全面覆盖。在督促机制上,市政协继续坚持季度积分通报和发布重点选题。在激励机制上,市政协严格执行评比表彰办法,每年在政协全会上表彰优秀社情民意信息,每两年表彰一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在办理机制和反馈机制上,党委政府对市政协报送的每一条信息,都规范办文,及时送领导审阅和批示,认真反馈办理情况。
小信息汇聚大民意
市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来自于方方面面,既有基层群众的所言所盼所想,也有社会各界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建议思考和对策,既能为党委政府了解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市政协委员马飞报送的《当前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三大期盼”》,反映了贫困群众在住房政策、收入增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愿望和诉求,就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加大危房改造、系统长远规划、加大基础投入等建议,经市政协编报27zyw后,被27zyw采编并转送省委办公厅,为推动有关工作提供了参考。坚持反映基层声音、重点关注弱势群体,是社情民意的一大特点,如建议精简调研和检查、关爱“三留守”人员、解决农民工创业用电问题、提高脱贫攻坚技能培训精准度、关注“尘肺”病人治疗难等问题,全年有32条信息聚焦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社情民意“直通车”渠道反映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后,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重要批示。有关部门认真落实,让群众看到了回应。
小信息助推大发展
市政协编报的社情民意,坚持一事一议,坚持问题导向,以小见大,既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落实,又着眼大局、服务大局,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发挥了咨政建言的独特优势。围绕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组织动员参加市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广大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五新战略实施、供给侧改革、生态经济发展、交通枢纽建设、城市管理、创卫创森创园等重大问题,为地方发展积极找对策、提建议,营造了人人关心发展、人人参与发展、人人支持发展的浓厚氛围。市政协经科委反映的《关于建设安康秦巴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中医药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议》,经市政协编报27zyw后,被27zyw采编并转送省级有关部门,对安康中药材产业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小信息带来新变化
市政协的社情民意还关注到政协自身工作的改进和履职方式的创新,就加强和提升自身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如宁陕县政协反映的《关于搭建“政协云”平台的建议》,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委员随时、随地、随身履职,市政协聘请中国联通安康分公司研发的“政协云”平台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调动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给政协工作带来了管理、服务上的创新,增加了新活力。民盟安康市委会反映的《关于解决非领导职务的政协委员履职后顾之忧的建议》,市华体汇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批示:建议很好、立即实行。切实提升了政协机关的服务水平,受到委员们的好评。
【编辑:冯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