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扎根基层二十七载 呕心沥血普惠民生 ——记洛南县政协委员、石门镇党委书记何云兰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2-06 12:40 【字体:

 □张桂芳 记者 王斌 

在洛南县有这样一位基层干部,默默扎根基层二十七载,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脚下的山山水水和沟沟岔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她是那样朴实无华,又是那样卓然不群,她连续7年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先后获评全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务工作者、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个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统战工作先进个人等殊荣,她就是洛南县政协委员、石门镇党委书记何云兰。 

党建领航 切实转变作风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何云兰深知唯有坚持党的宗旨,贴近百姓,感知百姓冷暖,真心服务人民群众,最终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支持。在工作中,何云兰团结带领石门镇党委一班人,坚持党建领航,认真落实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略,从抓机关干部入手,切实转变作风,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聚活力,提升干部队伍精神状态。何云兰常说,一个单位的干部精神状态如何,直接体现着党委书记抓党建的水平和成效。何云兰等镇党委一班人坚决落实中省市县党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学习,用党的新思想武装头脑,用党的主张指导实践,用党的标准严格要求,全面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力争把广大干部的力量都凝聚到加快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上来,最终形成人人都能想事、干事、谋事的蓬勃发展局面。 

讲政治,提升全体干部政治站位。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使人心情舒畅,能使好人更好、坏人变好。何云兰常说,要营造好的政治环境,提升每名干部的政治站位,首先要求机关必须团结和谐、健康向上、奋发进取、凝心聚力。在班子建设中,何云兰作为带头人,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始终遵循重大问题集体研究解决,坚决杜绝一言堂,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关心,形成了各位班子成员之间到位不缺位、补台不拆台的良好氛围。 

论担当,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作风素质。何云兰说,一个单位的党员干部,能不能在作风上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能不能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更关系着党的形象。何云兰认为,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是要让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沉下身子,脚下有泥”才是群众路线,急民所急,想民所想,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赢得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中,何云兰从镇领导班子入手,让镇属各单位工作延伸到村组,了解村民生活有无着落、农业生产有无困难、吃水用电问题是否解决、矛盾纠纷是否调处到位,用实际行动教育党员干部,提高觉悟,增强工作能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聚众合力 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以何云兰为首的石门镇党委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排头兵领头雁作用,成立了14个驻村工作队与村居党支部组成的脱贫攻坚联合小组和7个产业联合党小组,切实增强了全镇脱贫攻坚的组织堡垒;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实施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措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全镇脱贫攻坚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即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贫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把脱贫攻坚成效作为干部评优推荐的重要依据,真正用实绩检验干部,确保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有效推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石门镇严格贫困户退出认定条件和标准,坚持做到“底子清”“问题清”“措施清”“责任清”。以“产业兜底、金融兜底、民生兜底、互助社兜底”为载体,重点实施“专业大户引领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带动贫苦户、龙头企业农业园区承载贫困户”的产业脱贫模式,结合全镇“畜、烟、果、药”的优势产业和“柿子醋、奇石根雕、麦秆画”等特色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使全镇60%以上贫困户通过77家专业合作社等非公经济组织带动,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入社务工、土地流转等形式,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夯实贫困户脱贫的“硬支撑”。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易地搬迁、金融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生态补偿、民生兜底等“七个一批”,按照“一户一策”工作思路,精准细化脱贫路径,细化帮扶内容,精准帮扶措施,切实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确保贫困户在产业支撑下达到脱贫目标。在各项措施的推进下,2016年,全镇实现3022人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留题、张湾、花庙、下铺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17年,全镇830户贫困户脱贫和三岔、东山、太白岔三个贫困村摘帽的目标即将实现。 

建言献策 尽显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何云兰总是想在前,干在先,时刻不忘使命和责任。同样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何云兰也不曾懈怠,调研视察,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鼓与呼,尽到了自己政协委员的职责。 

洛灞公路是连接洛南到西安的一条重要公路,洛灞公路的提等升级对于实现洛南与西安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此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在洛南县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何云兰联合市县政协委员赵金虎、崔武等人,再次联名提出《关于尽快启动实施洛灞公路提等升级》的提案。县政协将此提案列为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直接督办。该提案引起了洛南县委、县政府的重视,经过多方争取和努力,于2015年11月召开洛灞公路建设动工会议,就洛灞公路征迁、建设、协调配合等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正式启动开工洛灞公路建设项目。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农村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现象却依然严峻。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科学的处理、种植业养殖业污染严重、工业企业污染加剧、“农家乐”等旅游业形成新的污染源等存在问题,何云兰在经过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治农村脏乱现象刻不容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时不我待》的提案,提出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加大综治力度、全面推进村镇“清洁工程”、大力大展生态农业、整体推进以创促建等六条建议,为农村环境污染献计开方,引起了党政部门的重视,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政协力量。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