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在渭南市临渭区老年公寓,护理员姚丽与袁凤蓝老人拉家常。
□记者 韩丹 文/图
大年初六的早晨,阳光暖暖地撒进渭南市临渭区老年公寓的院子,绿色的塑胶草地映衬着火红的灯笼,显得生机盎然、喜气洋洋。对其他人来说,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对老年公寓的护理员来说,却是日常工作中再普通不过的几天。趁着天气正好,护理员姚丽(化名)拉着几位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
家住渭南市三张镇桃花源景区的姚丽今年50岁,自2015年来到渭南市老年公寓做了护理员,至今已经有四个年头了。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年起,姚丽的春节都是在老年公寓里度过。“我喜欢这份工作,家里人也都非常支持我。”姚丽眯着眼睛笑着说。
在公寓里,姚丽和2位护理员负责护理楼二层20余名老人的饮食起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姚丽看来,老人就像小孩子一样,跟他们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用心。还记得有一晚,姚丽值夜班,巡房的时候发现住在二楼的刘奶奶一不小心,将棉袄当成了棉裤,把袖子穿在了腿上提不起来,一旁坐着轮椅的李奶奶热心地帮她脱。看着两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姚丽便躲在一旁暗中观察,老人们能否通过互助解决身边问题。
在护理楼一楼的大厅内,袁凤蓝老人安静地坐在一旁,姚丽看到后便体贴地上前与老人打招呼。袁奶奶拉起姚丽的手直夸她照顾老人最用心。
遇到不能起身的老人,姚丽总先试好水温,再用吸管喂给老人。80岁的罗奶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由于儿女平日里工作忙,3年前她入住老年公寓时安排的负责护理员便是姚丽。还记得第一年春节,儿女高高兴兴地将罗奶奶接回了家,可不曾想到,入住老年公寓半年的罗奶奶却不能适应家里的环境了,等到儿女将老人送回公寓时,老人不仅感冒了,人也瘦了一圈。今年年前,姚丽在公寓见到罗奶奶时,还打趣儿地问:“罗姨,儿女都接您几次了,今年还不回家过年啊?”罗奶奶笑着摆了摆手:“不回了,不回了,我在这挺好的!”
姚丽的丈夫常外出打工,春节前,二人匆忙中见了一面,姚丽又急忙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其实,不止姚丽,公寓的护理员大都在公寓过年,因为这里是老人的家,也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渭南市临渭区老年公寓目前入住老人百余人,春节前接老人回家过年的不足20人,超过80%的老人都在公寓过年。“他们当我是女儿,他们就是我的父母,这儿也是我的家。”姚丽动情地说。
【编辑: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