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满淑涵)记者3月9日从2018年西安市老龄工作会议暨第三届“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推进会上获悉,今年西安将在城市社区新建3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农村新建184个农村幸福院,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养老短板。
据了解,今年西安市将着手调研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政府补贴人群”购买意外伤害险相关政策,逐步扩大“政府补贴人群”覆盖面,倡导家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为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险,确保政策惠及全体老年人;建立健全城乡失能、失独、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帮扶制度,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对低保家庭中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20%增发保障金;积极组织面向老年人的公益慈善活动,采用“互联网+”模式募集专项资金,实现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的有机结合。
在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方面,西安市年内将在城市社区新建3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目标;在农村新建184个农村幸福院,冲刺203个建设任务,使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机构成为农村养老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打造20个市级医养结合试点;继续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普遍建立健康档案;加强老年人家庭及居住区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工作,年内完成2000户无障碍设施改造。
同时,今年将创办“老年大舞台”,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老年文化品牌,繁荣老年文化。增加老年大学网点和办学点,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单位和机构创办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着力解决老年大学供需矛盾尖锐问题,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
【编辑: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