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政协铜川市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委员热议营商环境 当好“店小二”提升服务水平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4-17 08:36 【字体:

□记者 原登荣 

今年年初,铜川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并形成“10+N”落实机制,确保“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措施在铜川落地生根。 

在4月16日开幕的政协铜川市十四届委员会二次会议上,如何打造铜川一流营商环境,成了与会委员热议的焦点。委员们表示,铜川营商环境提升成效渐显,但相关部门的“店小二”服务水平还有改进空间。

构建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 

“行动很快、举措到位、效果良好……”这是市政协委员罗红涛对铜川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积极作为的评价。但他同时认为,铜川在优化营商环境时仍存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些相关部门不敢担当,领导不亲自挂帅项目就可能搁浅,甚至打击投资商热情,此外一些投资商在项目所在地与群众矛盾重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 

罗洪涛建议,应对营商环境考核引进政协委员第三方评估制度,相关部门要积极与投资商结对子,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的现实情况,帮助他们与当地群众沟通对接,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好服务,构建起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 

简化办事流程 

在市政协委员王满朝看来,目前铜川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营商环境提升,也制定出台了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并成立了简政放权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审批环节多和工作不到位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王满朝建议,应简化办事流程,让招商项目尽快落地;继续改善生态环境,让铜川聚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力度,吸引越来越多的关联企业来铜川投资。 

打造诚信营商环境 

市政协委员王海军认为,铜川在诚信建设奖惩机制中缺乏联合奖励举措、失信惩戒主体等级认定制度,诚信社会建设宣传上也有些跟不上。 

对此,王海军建议应完善“联合奖惩”机制,对“红名单”等诚信典型在部分领域开设绿色通道,同时健全“黑名单”制度,通过信用信息数据库共享,推动实施联合惩戒。“各部门应在其监管领域对失信主体进行划分,并按照失信等级制定不同惩戒制度,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