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社情民意

书博会上,老年人更钟爱实用类书籍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8-05 16:37 【字体:

image.png谢祖培老人在选书

    □记者 李鹏 文/图 
  7月27日至30日,第29届书博会在西安召开,为书迷们带来一场阅读盛宴。在本届书博会上,不乏老年“书虫”的身影,他们更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呢?随记者一起来看。
  ◎忆往昔、念家国情怀不减 
  两年前,在新疆干了一辈子工作的郭凯军退休回到西安,谈起新疆的故事,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7月29日,记者在西安书博会新疆出版社的展位前,发现65岁的郭凯军正拿起一本《进军和田》仔细端详。“1949年,解放军某部1800余名官兵徒步17天,穿越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胜利支援和田,部分官兵就地转业,在昆仑山下维护社会稳定、屯垦戍边……”书本里的故事一下子勾起郭凯军的回忆,联想起自己在新疆工作的经历。 
  作为一名石油工程师,郭凯军把一辈子奉献给了新疆建设,他的儿子也继承父业,继续在新疆油田工作。郭凯军从新疆的变化,谈到国家的变化,不由感叹祖国的强盛。 
  在郭凯军购买的图书中,记者还看到了《家国天下》《当你老了》《来自实践的大海》《教子成才》等书。郭凯军说,每个人都有家、都有国,都有自己对家国的理解,在他看来,有国才有家,一定要爱国家。老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中医典籍、书画教程受青睐 
  “人上了年纪,都会有点小毛病,我买了本《本草纲目》正好可以学一学中医药知识。”今年79岁的任根学老人逛书博会目的简单,就是想买几本有关中医的书看看。 
  实用书展架,往往是中老年人喜欢的地方。75岁的李瑾梅围着这个展位转了好几圈,终于淘到了她心仪的《工笔花鸟画论》和《国画画法述要》。李瑾梅阿姨说,她去年参加了老年大学国画班,学起了工笔画,现在还想继续提高一下,从画法上系统研究。 
  李润申老人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每天早上起来要写一个小时的字。“楷书、隶属我都练习了很多年,对书法非常喜爱。”李润申老人走到书法篆刻展区,驻足在《祁寯藻书法刻石选》前仔细端详了10分钟,十分中意。
  ◎工具书常读常新 
  “年轻人喜欢看手机、电视获取知识,老年人则喜欢看书读报。”一辈子从事有色金属研究的谢祖培说,虽然自己年龄大了,但每天仍不忘学习。《辞海》里收录了很多新的知识,每天翻看一点,对完善知识结构很有帮助。 
  今年82岁的王骏购买了一本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他说别小看了字典,老年人不会上网,遇到不会的生僻字还是用字典最方便。“现在很多孩子都使用手机,反而不会用字典了。”王骏说,希望孩子们少玩手机多读书,在阅读中找寻人生的答案。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