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派团体

“大秦岭牛伯伯”的核桃人生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25-04-03 10:07 【字体:

1743649716122403.jpg

2019年白露时节,由牛波发起的第四届商洛核桃开杆节在丹凤县举办。

□ 实习记者 马尤翼 记者 满淑涵

今年是牛波退休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他创业的第十载春秋。

“我呀,按陕西人来说,就是‘一根筋’。认定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专心致志地做。”操着一口朴实方言的民进会员、“大秦岭牛伯伯”品牌创始人牛波,一出口就听出人如其名的“牛劲儿”。

今年70岁的牛波,在退休创业的10年间,踏遍秦岭大山寻找老核桃树种,挖掘核桃文化,普及核桃高产技术,坚持每天撰写核桃日记,开发核桃系列产品……把自己与核桃紧紧拴在了一起。

从一位桃李满天下的高校物理系教师,到退休后白手起家成为核桃电商创业者,这大跨度换赛道的背后,牛波的创业初心早已有迹可循。作为第八、九、十届hth体育官方网站委员,第一、二、三届商洛市政协常委时,牛波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走访,敏锐地察觉到电子商务的活力和前景,他认为电商必将打破传统行业界限,带来销售模式的巨大变革。在牛波的提案推动下,2014年,商洛市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成立,他本人也当选为协会会长,并全身心投入热爱的事业中。

2015年,从商洛学院退休后的牛波未曾“撂下挑子”。经过反复调研、考察、论证,他发现,商洛核桃虽然个头稍小、皮微厚,但其果仁饱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口感好。况且,商洛素有“核桃之都”的美誉,具有得天独厚的核桃生长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然而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这让牛波实在“心有不甘”。

乘上电子商务的东风,能否让商洛核桃走出去,被更多的人看到、吃到?牛波下定决心试一试。

为了让家乡人民不忘过去种植核桃的辉煌历史,牛波联系了多名退休的核桃专家,组建起寻找商洛老核桃团队,开启了商洛核桃的“寻根之旅”。

“寻找商洛老核桃活动今天启动!活动发起人:商洛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商洛学院高级工程师牛波,全国知名核桃专家、商洛市核桃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根宪,商洛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高级工程师王平,商洛文化研究专家、商洛市青少年文化活动站站长郭志康……”2015年8月28日,牛波写下了他退休后的首篇日记。

彼时起,牛波便坚持每天撰写一篇关于商洛核桃的网络日记,发表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并带上“寻找商洛老核桃”话题标签,为的是弘扬商洛核桃文化,挖掘与核桃有关的人和事,让更多人通过网络认识商洛核桃。

这也成为多年来牛波乐此不疲的一件事。他与朋友一同走遍了商洛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他们请教专家、走访农户、实地调查、搜集资料,从核桃树发芽挂果、田间管理,到采摘收获、产品加工,详细记录下商洛核桃生长的全过程,为上百棵树龄超过百年的老核桃树造册登记、建档立卡,部分老树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被林业部门立碑保护。

牛波的核桃日记越来越“厚实”,他对核桃的热爱也越来越浓郁。2016年,在牛波的提议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商洛市首届核桃开杆节”于白露时节举办。这一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九届,成功吸引了企业和群众关注商洛核桃。

梳理了商洛核桃的前世今生后,牛波又着手让商洛核桃叫响市场。2016年3月18日,做了充足功课的牛波申请注册了“大秦岭牛伯伯”商标。

卖什么?核桃糖、核桃油、核桃饼……牛波一看,市场上核桃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一。“要做产品,就要创新,做以前没人做过的,这样关注度更高。”受“老干妈”辣椒酱的启发,牛波萌生一个想法:可以做一款核桃酱,既有核桃的营养,又有酱的风味,而且也解决了保质期的问题。于是,经过四十多次调制之后,终于确定了核桃酱配方。

2016年5月13日,“大秦岭牛伯伯”核桃酱上市,首次在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亮相,便销售一空。

第一款产品的面世,给了牛波很大的动力。2017年,土蜂蜜核桃仁产品开发成功。牛波的创业版图越发清晰……

在创业之余,牛波坚持学习互联网与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及营销理论,力求学以致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大秦岭牛伯伯”品牌已小有名气,目前产品以核桃加工类食品和核桃工艺品为主,从核桃蒸碗到核桃木家具,品类愈加丰富。

创业10年间,少不了艰难和波折,牛波听到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写这日记能当饭吃?”“这么久了还不挣钱,你还认为这个有前景?”……有些话的确“扎心”,但牛波说,自己认准的路,就一定会坚持走下去,要保持“愚公移山”的信念,“这与年龄无关。”

商洛高新区创新大厦二楼,是牛波目前创业公司所在地。在办公区墙上的醒目位置张贴着牛波的创业信条:“接受自己的普通,然后拼尽全力去与众不同”。

“如今,我已经为商洛核桃写了3500多天的网络日记,没有一天中断过,我可不能停,要给更多年轻人和创业者做榜样。”牛波说,全国累计已有27位创业者受到他的影响,开始坚持写创业日记。其中,一位来自渭南市富平县的“80后”妈妈田小妮让牛波印象最为深刻。受牛波网络日记的影响,田小妮也想写网络日记宣传家乡柿饼,但因为自己只有初中学历,迟迟没有动笔。牛波鼓励她说,“写日记不会写不要紧,有想写的心并能坚持下来最重要。”就这样,田小妮开始创作她的富平柿饼创业日记,已经坚持了900余天,她的创业之路也逐渐步入正轨。

牛波说,他会坚持用行动为年轻人“打样”。“就好比打一口井,直径可以是1米,深度可以是1万米,可以是10万米,只要一直把它打下去,在足够深的时候,在哪个岩层说不定就会出现奇迹。”

如今,牛波已将前五年的核桃日记集结成册,并取名《商洛老核桃》,还建了一座商洛核桃主题馆,收获粉丝30多万。即便已至古稀之年,牛波的创业征程仍未画上句号。他说:“基础打好了,现在已有两位合伙人加入,成立了两个股份制公司,未来的路还很长很宽哩……”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郭长财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