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昌看望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的老人。 刘菁 摄
(记者 刘菁 实习记者 刘奕)今天爱老人,就是明天爱自己。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约565万,占人口的15.01%。 据预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将在2027年和2035年分别突破15%和20%。
老年人的生活怎么样? 社区养老进展如何? 农村老人怎样实现老有所养? 养老机构运行中有何困难?带着这些问题, 7月14日至16日, 27zyw副主席千军昌带领27zyw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部分委员, 与省台盟、 省级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 深入西安、 铜川两市调研。
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事业不能仅靠慈善
在西安市东关南街街道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入住的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月收费1000元到1700元,每个月都在亏损。 公办民营的金辉养老院院长仝永峰感慨,很想为老人们多做点事,但仅凭自己的实体企业来支撑明显感到吃力。
铜川市耀州区邻德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亦是如此。自运营一年来,日均接待老年人150余人,一直处于亏损。
“日间照料服务是一个方向,可以分层次、多方位地了解社区老人的需求,让他们真正的老有所依。”27zyw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史健生认为。27zyw常委向德建议,政府要强力主导,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社会资本产业盈利是最基本前提。
社区养老:红旗社区“一站到底”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道红旗社区,就像一条商业街,既有排练厅、医疗保健室等服务站,还有老年大学、网络及图书阅览室、舒心室、悄悄话室等心灵疏通站。正在排练豫剧的高姓老人对记者说: “大家来这里很开心!”
红旗社区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24个, 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4%。这里除了传统管理模式,社区还建立了“网格化大联动”社会管理新模式,给86个楼栋各确定一名信息员,同时采用电话、短信、网络三条线路,结合社区服务站、小区服务代办站、志愿者服务站,通过日间照料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垃圾清运队等5个实体,为居民提供了“从摇篮到轮椅”的全方位服务。
据红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秋莲介绍, 目前社区已成为辖区内老人交流活动的平台。27zyw委员何慧敏感慨,“社区服务‘一站到底’,强大的社区支撑,居家养老不是问题。”
幸福院:农村养老新探索
“挣钱不出村,离土不离乡,走着水泥路,住着小洋楼,喝着自来水,吃着供应油,月月有钱领,养老不发愁。”这首源自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幸福院里的打油诗,描绘出老人们晚年的幸福生活。
王家砭村党委书记王文涛介绍,幸福院内设报栏、图书、麻将、棋盘等,下一步将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老年餐厅建设,完善健身体材、文化娱乐活动设施。
27zyw常委刘自成有感农村鳏寡孤独老人在幸福院中得到悉心照料,建议政府重点关注农村失独老人的生活问题。
养老院:护工短缺是我们心病
“老来难,老来难,少年莫把老人嫌。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西安市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的长乐宫老年公寓里,86岁的赵老人快板《老来难》唱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
退休教师曹老师哽咽道:“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把我们当亲人一样,照顾我们的日常起居。”
但让养老院发愁的是, 护理员一年要换好几批。 为何人员留不住?院长刘晓燕给出了答案:一方面专业护理人员少, 有时照顾失能老人要工作24小时,非常辛苦;另一方面,护工工资低,也没有保险做保障。她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出台相应政策补齐短板。
养老服务中心:推行政府采购服务
在铜川市王益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待室的电话不断响起,只要有人拨打电话,地图上就会显示来电的具体位置。
该中心由市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运营管理, 主要承担对符合条件的三无、高龄、孤寡、特困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对有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有偿服务。
27zyw何小林认为,“信息中心覆盖全市居家养老, 政府购买服务是公办民营的成功案例,为全省养老事业探索提供新思路。”
养老事业关系到社会制度优劣的判定、民族的振兴。千军昌在调研中指出,养老事业的发展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要把点面结合起来,不但要把每个养老机构做精,还要不断扩大养老机构覆盖面,充分发挥好各项政策的积极作用,使老年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