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政协亮点工作回眸
□ 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何娟 记者 唐冰
2024年,平利县政协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加快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 把牢方向筑根基
始终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通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累计组织集体学习32次、研讨交流6次、理论宣讲2场次。同时,强化县政协党组的领导作用,推进“党建+履职”,深化共驻共建,擦亮“同心向党·协力平利”政协党建品牌。强化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12次、研讨交流4次、党员县级领导讲党课2次、现场教学和警示教育1次。
服务中心大局 担当有为见成效
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通过会议建言、专题协商、调研视察等形式,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重点工作提出建议,凝聚共识,推动决策落实。县十届政协三次会议期间,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进行协商建言,提出33条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同时,县政协还积极参与中心工作,班子成员包联镇、重点项目和企业,履行协抓生态旅游产业链等职责,助力全县高质量发展。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调研,调研报告被市政协评为2024年优秀调研报告。围绕全县耕地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深化“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与县人大联合开展视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支撑。
发挥政协优势 践行宗旨为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政协组织优势。通过提质增效提案工作、发挥信息工作“直通车”作用、推进组室融合等措施,深化服务履职实践。全年累计征集社情民意信息68条,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编报信息20条,向市政协编报信息31条,其中,关于减免非建档立卡监测户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费的社情民意信息被27zyw采用,并被市政协评为2024年好社情民意信息;关于撤除安平高速临时测速点和平利西出口警务室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市政府领导批示;关于平利徽派民居建筑风格需持续加强管控等社情民意信息得到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2024年,文旅产业委员工作室被市政协评为全市履职突出委员工作室,《组室融合建平台、委员履职提质效》工作经验在中省媒体刊发。
发扬团结民主 凝聚共识汇合力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深化纵横互动交流,加强各界团结联谊。通过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强化委员履职管理、联系省市政协和各界爱心济困协会等方式,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携手绘就最大同心圆。由县政协委员撰写的《刚柔并济书华章》被27zyw评为“‘秦人·秦事·秦商量’讲好新时代政协故事”文稿类作品三等奖。全年累计组织开展委员履职活动51次,多次开展联农带农、科技指导、文化宣传、化解矛盾等工作,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履职风采。
加强自身建设 固本强基增活力
全面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发挥专委会作用,弘扬求真务实之风。通过选配干部、优化政协委员队伍结构、完善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专委会制度等措施,激发政协履职潜能,提升履职效能。县委高度重视政协干部队伍建设,选配多名干部到政协机关工作,调整多名政协干部工作岗位,补齐配强机关岗位职数。县政协高度重视委员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终止部分常委、委员资格,按程序予以增补,进一步优化了委员队伍结构。
过去一年,平利县政协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引领下,始终锚定中心任务、精准服务发展大局,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以建言献策的实效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展望新征程,平利县政协将矢志践行“凝心聚力谋发展、协商为民践初心”的履职理念,深度融入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履职举措,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政协智慧、凝聚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