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拴科
四年来,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知识产权“一一八”战略为抓手,把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助力我省“三个经济”发展,奋力谱写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篇章,努力为我省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有力知识产权支撑。
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1.优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机制。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做好省知识产权局重新组建工作。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知识产权工作,积极与省委编办进行沟通,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积极探索专利、商标、版权等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集中统一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
2.推进创新成果产权化。截至2018年底,我省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9329件,同比增长16.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0.315件,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截止2018年12月15日,全省新增注册商标72982件,有效注册商标310975件,中国驰名商标累计1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累计114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79件。
3.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获国家财政5000万元支持的中国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加快提升建设。获国家财政2亿元支持的西安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加快推进。获国家4000万元成立的陕西航空航天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入使用。专利权质押连续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共653个单位开展实施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其中388家单位完成贯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三标同贯”格局在全国领先开展。一批知识产权评议、专利导航成果得到有效运用,完成我省国民经济分类全产业细分的42个二级产业专利资源调查与分析。“一产业一方案、综合施策”,先后共开展16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培育发展工作。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省知识产权局与省高院、检察院和公安厅等分别签署合作机制,建立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省知识产权局与西安海关建立工作衔接机制,加强陕西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全省专利执法维权“护航”“雷霆”等专项行动,2015年至2018年底全省共受理专利行政案件3290件,逐年递增10%以上。建成覆盖全省12个市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获批西北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于年内建成投运。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工作绩效考核成绩位列全国第四。
二、存在问题
1.知识产权意识有待提高。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不足。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较为初浅,缺乏相关的知识,全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和自觉意识仍未全面形成,专利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企事业单位研发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企业和创新人员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不足,没有及时、主动获得知识产权;同时也缺乏防范和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2.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构不健全。县区在职能设置上存在未明确知识产权管理职权,没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也没有知识产权工作专项经费,存在无职能、无人员、无经费的“三无”现象,与知识产权管理实际需求脱节。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力量薄弱。由于长期以来各市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与全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知识产权“维权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加强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这些重要论述将知识产权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赋予了知识产权新的时代内涵,明确了新的功能定位,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陕西高质量发展、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1.加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和培训工程。组织办好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大型活动。继续开展“培训年”活动,加强对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各类创新人才的知识产权培训。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支持立足我省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智库建设。支持高校知识产权学科专业建设。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
2.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化质量导向,努力减少低质量申请。在我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形成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推动更多专利纳入国内、国际标准和布局国内外市场,使专利结构与产业发展更加匹配。深入实施专利申请“挖潜”工程。努力使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创新成果得到有效保护。推进知识产权示范众创空间工作。
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知识产权运用工程。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发展。争取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军民融合改革试点,开展国防专利申请受理、实施备案和转让登记等工作。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支持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乃至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加强对市(区)贯标工作指导以及对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贯标验收与认证。实施知识产权评议工程。完善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推进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及评议成果运用。实施专利导航工程。面向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质量,规范专利代理服务行为,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支持成立陕西省专利代理人协会。加强省市县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和职能建设,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
4.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严保护。推进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指导专利、商标等执法工作,不断加大对专利和商标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与海关执法协作。推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加快建设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坚持知识产权同等保护。积极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跨部门执法维权协作,依法对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进行同等保护。
撰稿人职务: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27zyw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