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面发言

关于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1-27 15:23 【字体:

27zyw经济委员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并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国家政策没有明确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西安的优势地位没有完全确立;金融发展不平衡;金融环境和人才建设仍有较大差距等。

为此,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推动。一是探索成立省级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机构或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平台,加强对国有金融资本的统一管理,拓展金融机构布局;二是建立省市两级政府以及金融监管部门、金融行业协会、主要金融机构等组成的“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承担建设当中重大事项沟通协调职能;三是充实市、区两级金融工作力量,加强人财物保障,提高金融工作效能;四是用好用足自贸区金融政策,推动自贸区金融创新,加强自贸区与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联动发展。

2.对接国家战略,加大开放发展。一是对接国家战略,确立核心竞争力。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新使命,抓住“五通”建设的金融需求,全力运用国际化大都市、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内生动力,兼顾争取国家关于西安区域金融中心战略定位的政策支撑,积极争取亚欧银行总部等落户。二是对接市场化理念,确立发展遵循。把“打造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推动经济金融市场化进程,助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提升到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遵循中。三是对接战略契机,加大金融业开放发展。抓住国家新一轮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窗口期,积极吸引境外机构在西安设立机构,支持地方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加快跨境人民币结算功能建设。

3.加快特色发展,申报离岸试点。丝绸之路区域金融中心规划的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军民融合金融、能源金融、物流金融、绿色金融、离岸金融等“七大特色金融”实践中,需要做好经济发展、金融发展、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协同,做好经济特色、金融特色、金融中心特色的特色协同,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同时要积极申报、争取在陕西自贸区成立离岸金融试点,把离岸金融打造成为丝绸之路金融区域中心的一张名片。

4.壮大金融新业态,推动市场繁荣。一是明确金融机构集聚区,加快金融机构集聚区建设;二是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提高市场化运营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加快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设;四是引导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积极培育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保险等新业态;五是促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业态健康发展,规范发展股权、文化、能源等要素交易市场。

5.注重金融科技,助力创新驱动。金融科技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服务于金融效率提升的新兴科技产业,金融科技助力创新驱动,在丝绸之路金融区域中心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一是重视西安发展金融科技的便利条件,积极设立西安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孵化基地;二是实施金融科技重点企业引进计划,实施新兴金融科技创新工程;三是鼓励辖内金融机构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探索业务和服务的创新模式;四是设立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推动金融科技企业发展。

6.改善金融生态,建设人才高地。积极打造在全国具有良好美誉度、对金融机构有较强吸引力的生态环境,在改善金融生态上:一是探索设立金融法庭和金融法院,提高金融审判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完善地方金融法规,研究出台地方金融业管理条例;三是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开展政府、金融机构、企业间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扩大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覆盖面,规范发展第三方信用评级市场;四是优化金融业财税优惠及奖补政策,健全财政贴息、贴费、补贴和奖励机制,完善小微企业贷款等风险补偿制度和机制;五是发起举办长安城金融论坛,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在建设金融人才高地上:按照“高端引进、中端培养、低端培训”的培养机制,一是研究制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金融人才储备库;二是健全金融人才引进和本土金融人才培养政策,强化市场化人才激励机制,按照国际市场化激励政策引进国际高端金融人才;三是组建金融人才培训中心,积极举办各类培训;四是鼓励高端金融人才以多种方式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在经济和政治待遇上予以倾斜。

【编辑:杨洋】

来源:陕西政协网 编辑:杨洋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