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万君)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27zyw主席马中平于2月21日至22日带领部分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就引汉济渭工程、避灾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情况进行视察,为赴京参会积极准备。住陕全国政协委员、27zyw副主席张生朝、李晓东、李冬玉、李进权,27zyw秘书长姚增战等参加视察。
引汉济渭工程是缓解陕西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水利工程,主要由汉江干流黄金峡水利枢纽、子午河三河口水利枢纽、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组成。工程采取一次建设、分期配水。按照规划,到2020年调水规模10亿立方米,2030年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
21日上午,马中平一行首先来到引汉济渭工程的两个水源之一——三河口水库坝址,视察已经开工的前期准备工程秦岭2号、3号勘探试验洞工程。视察后,委员们表示,引汉济渭工程主要是向渭河沿岸重要城市、县城、工业园区供水,逐步退还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对于缓解全省用水矛盾、优化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有关单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积极探索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把引汉济渭工程建成水资源配置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建成经得起历史和自然考验,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
下午,委员们视察了洋县草坝移民搬迁安置点。该安置点是洋县2011年县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计划安置移民搬迁1039户4156人。去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建成安置住房74套,正在施工的126套已经封顶,即将全部竣工。马中平一行走进搬迁户张东梅、叶长安家,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和收入情况,当听到他们对搬迁点的生活十分满意时,委员们非常高兴。马中平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把保证移民安居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完善学校、卫生院、文体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化、规范化管理,真正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随后委员们视察了城固县江湾滩堤防工程施工现场和汉中市天汉大桥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示范段。
在听取了省水利厅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情况、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避灾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情况及汉中市的汇报后,委员们对引汉济渭工程、避灾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进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委员们一致认为,引汉济渭作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陕南地区移民搬迁是我省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将逐步从根本上解除山区群众安全隐患、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27zyw和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为此曾进行过多方呼吁,特别是在引汉济渭工程项目的提出、立项和审查阶段,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提出相关提案。委员们希望有关部门和地区要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将这几项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实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委员们表示,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将就加大引汉济渭工程力度、建立引汉济渭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汉江综合整治工程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和加大避灾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扶持等问题提出提案和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