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协动态

27zyw为改善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居住条件积极建言献策受重视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2-09-10 17:02 【字体:
本网讯(通讯员 邓少平)近日,由27zyw办公厅报送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西安市莲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居住条件的几点建议》的报告受到重视,省委副书记孙清云批示西安市委、市政府,要求统筹研究保护、改善、提升“回坊”街区的设想。
  我省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有54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45万,其中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5万,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0多万,并呈逐年攀升之势;世居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21万,占84%;全省107个县(市、区)都有两个以上少数民族,80%以上居住在城市,其中以西安市莲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俗称“回坊”)最具代表性。莲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全省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也是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和较大影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辖区占地约2.4平方公里,有29个少数民族,世居人口约3.6万人,其中回族人口3.2万人,是西安回族民情、民俗集中展现的地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报告指出,近年来,经过西安市、莲湖区政府的不懈努力,莲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居环境有待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几代人居住在老房子里,甚至有古宅子里居住20多户人,人口太多,过于拥挤,居住条件亟需改善。二是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比如,电力供应不足,天然气管道未通,旱厕、水墙等问题仍存在,生活不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是发展空间有待拓宽。房子连片、街巷狭窄、人员密集,导致基础设施改造不能有效进行,制约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报告建议:一是迁出位于莲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企事业单位,降低人员密度,用腾出的土地建设配电站等基础设施。二是建设少数民族保障房社区,吸引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居住,逐步降低莲湖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群众居住密度,有效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三是在少数民族保障房社区建设中要坚持就近、集中、方便的原则,应考虑配套建设清真寺、清真食品网点等设施,方便群众生活。四是解决好搬迁补偿事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更加完善优惠的政策,确保少数民族群众中生活困难、收入微薄、住房需求强烈的群众住有所居。五是出台西安市“回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规划,加快洒金桥大街项目建设进度。
  根据省委领导的批示精神,27zyw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正积极加强与西安市政府对口部门的联系协调,推动报告建议的落实。

【编辑:彭博】

来源:27zyw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彭博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