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  《阿勒泰的角落》是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背景,全书共分为五辑,记录了李娟随家人在阿勒泰地区深山牧场中的生活日常。喀吾图、巴拉尔茨、沙依横布拉克、桥头、红土地……李娟与母亲一起经营着半流动的杂货铺兼裁缝店,辗转在一个个遥远而陌生的地名之间。

  • 时光里的手表 2024-06-17

    在我童年的时候,手表尚属“稀罕物”,谁若戴块手表,通常袖口挽得高高的,手表亮哗哗闪着光,走起路来特别潇洒神气,让人很是羡慕。

  • 遥想父亲 2024-06-17

     也许一切只有失去了,才会觉得珍贵。父亲健在时,年少的我不知愁滋味,更无法体会爱有多深、情有多重。如今,物是人非,每每触景生情,多愁善感起来。走在街上,看到与父亲模样相仿的人就会想起父亲;看到开车的老师傅总倍感亲切。我知道,我的心灵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他——我的老父亲。

  • 难忘的记忆 2024-06-17

    1942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集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史称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重要讲话。之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前赴后继,用文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每年5月,各种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活动数不胜数。而我与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已故西安话剧院院长张克瑶老师结缘,也正是在看到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文艺演出中张老饰演毛主席的光辉形象而开始的。

  • 赶麦场 2024-05-17

    “豌豆儿割了麦穗穗黄,山川里翻起了金浪,日头晒得热汗汗淌,脚儿飞赶开了麦场。”每到麦黄时节,我便会想起三舅到关中赶麦场的情景。

  • 小满风景 2024-05-17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说的是小满时节,夏熟植物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成熟,这种万物生长丰而未满之态叫作“小满”。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甚是喜爱小满景致,留下了无数佳作。

  •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有四个老人,就如有四个宝,而且都已年过八旬,是地地道道的“80后”,分别是我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他们虽然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但都能够身体力行干些家务劳动,相互体贴,生活美满。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乐观、善良、自食其力。

  • 2012年秋,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畔的中央纪委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新任市纪委书记培训班上,我与伟柱先生是同班同学,那是我们初次相识。课余,我们徜徉于学院小路,交流学习心得,甚是投缘。面对学院大门上那庄严的“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几个金色大字,我们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肃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雨后拾地皮 2024-04-29

    地皮,其学名为“普通念珠藻”,别名有地耳、地软、地踏菜、地钱等。在我们镇安农村,人们经常称其为地皮。因其是在河滩或山坡草丛地里生长出来的,又称草耳。在一些地方,地皮还有个不太文雅的俗名叫雷公屎,因其在雷雨之后生长出来,故而得名。

  • 劳动者的赞歌 2024-04-29

     “五一”劳动节在即,让我想起了那些奔走在城市角落里默默无闻、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的普通打工者,像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小区的保安大叔、保洁大姐……

 97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