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政协 庞小明
为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的就医局面,国家出台了“分级诊疗”制度。但据基层委员反映,群众对“分级诊疗”还存在着较多疑虑,具体表现为:一是目前城乡之间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受传统就医观念影响,很多患者热衷于到三甲医院做检查、找“名医”。二是很多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技术水平难以“取信于民”。三是宣传不够,基层群众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对小病、慢病认识不足,导致“盲目就医”。
为此,委员建议:一是转变观念,提高群众对分级诊疗的认识。通过向群众积极广泛宣传分级诊疗的医改政策,促使群众改变就医观念。推动三甲医院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利用医保政策杠杆引导群众自觉分级就医。二是加强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培养。制定引进高水平医疗人才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工作。将基层卫生人员送到大医院进修、培训,解决基层高水平人才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大政策导向。加大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之间的医疗价格差距,促进病人合理分流。继续提高基层医院报销比例,使更多患者“得实惠于基层”。四是加强监督指导,收紧对三甲医院诊疗一般病种的医保、新农合报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