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4日,宝鸡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部分委员,会同九三学社宝鸡市委员会,对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专题调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陈光明参加专题调查。据了解,我市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分类施策,突出产业脱贫,目前共启动到村产业项目 1731个,其中,发展果菜和中药材等种植业35万亩,牲畜家禽、中蜂等养殖业 48.5万头、 2.6万箱,休闲、光伏等其他产业451户。各县区积极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陇县“菜单式”脱贫、千阳县“项目超市”、麟游县“十户一体”产业互助组、扶风县牲畜托养、陈仓区西山地区土地入股等做法成效明显,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专题调查组先后来到陇县八渡镇桃园村、千阳县水沟镇英明村、凤翔县长青镇太昌村等地的合作社、移民搬迁项目、农户家,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调查、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态势、具体措施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陈光明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精准”贯穿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做到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实现一户一户脱贫,一村一村摘帽。要坚持“造血式”扶贫,大力发展富民产业,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拓宽致富增收渠道。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党建,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要注重精神扶贫,对贫困户加强精神关爱和心理疏导,真正帮助贫困户鼓足干劲和勇气,从思想上脱贫。要创新扶贫工作方法,构建脱贫致富、防止贫困反弹的长效机制,推动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增收。市政协副主席王虎贤,市政协秘书长李献卿参加专题调查。
【编辑:值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