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县工作

岐山县政协“农村留守妇女”双月协商座谈会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7-08-09 11:07 【字体:

让夫唱妇随不再成为一种奢望

——岐山县政协“农村留守妇女”双月协商座谈会综述

□张军平

“农村留守妇女,要承担着照顾老人、抚育孩子的家庭重任,最难的是她们要承受长期的孤独与寂寞,受气的时候,身边连个安慰的人都没有......”这是来自岐山县政协农村留守妇女双月协商座谈会上的一幕。

岐山县政协委员、青化镇萍萍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亚萍谈起这个话题,她的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作为一名参会人员,她最有发言权,因为她既是农村留守妇女代表,更是妇女创业带头人。

岐山县政协自换届以来,该如何发挥政协职能作用,用好政协“话语权”,是新一届县政协班子始终思考的问题,在县政协主席巨文利看来,政协组织具有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始终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有为才能有位”。

今年年初,岐山县政协坚持在改革中求发展,创新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双月协商议政制度,把“农村留守妇女”作为县政协与县政府的协商议题之一,目的就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为加快建设实力、品位、幸福岐山献计出力。

为开好此次双月协商座谈会,岐山县政协组织有关力量,先后两次在全县9个镇和部分村组、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三留”(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人员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入户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村“三留”人员情况,通过调研发现,农村“三留”人员逐年增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民间甚至给这支队伍起了特殊的番号——“386199”部队,其中“38”就是农村留守妇女的代号。

调研结束后,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意见建议共计40余条。中共岐山县委书记何宏年在调研报告上批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是在外创业人士的心结和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与帮助。新一届县政协调查研究从农村和民生选题入手,调查详实,分析透彻,建议积极,报告很好。请以县委文件批转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创新方法,力争扭转局面。同时,请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民政局等发挥特长,有所作为。”

岐山县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杨军丽建议,县人社部门在社会公益岗位设置上应向农村留守妇女作以倾斜,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在宝鸡市政协委员、岐山县基督教会牧师王琼看来,农村留守妇女出了问题,整个家庭也就出了问题,解决问题之道就要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生活常识培训和心理辅导,让农村留守妇女增强婚姻、家庭和道德方面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农村留守妇女主要面临生活负担沉重、精神压力大,业余生活单一的问题。”岐山县政协委员、岐山县益店高级中学校长助理邢绚璐认为,要彻底解决留守妇女问题必须采取“3+3+3”模式即加强县镇村三级管理、注重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与企业升级、农业经济发展,与文化下乡,“六美”乡村建设三个结合,做好眼前、根源、长远“三件事情”。

巨文利指出,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简单概括为经济压力大、劳动强度大、情感问题大、社会圈子小四个方面的特点,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展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增强农村留守妇女自我维权意识,活跃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解放出来,实现家庭团聚、夫唱妇随的美好生活愿望。

【编辑:值班编辑】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编辑:值班编辑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