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政协专题调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侧记
□记者 张润新 张宝琦 通讯员 张望荣
近日,渭南市政协对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委员们了解了渭南市围绕“拓展农业功能,创造农业价值”的思路,以“一村一品”优势产业为支撑,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繁荣景象,亲身感受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给农民收入的巨大变化。大家感慨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渭南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渭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陕西粮仓”美誉,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外地经验与市县实际相结合”的思路,渭南市申报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5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91个。全市现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中国最美休闲村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规模化休闲农家、农庄、休闲观光农业园1459家,从业人数2.9万人,年接待游客1380万人次,营业收入9.5亿元,带动人均增收1.6万元。
以“强化创意,提升内涵,创新产品”为抓手,渭南市休闲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剪纸、麦秆画、粮食画等一批具有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产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经济附加值。
为发挥区域优势,渭南立足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强力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建成了临渭渭北葡萄产业园、澄城郭家庄樱桃人家、白水富卓苹果人家、合阳清水莲菜种植园等一批农业产业带动休闲农业精品店;依托华山景区、沙苑风景区、洽川黄河湿地、历史人文景区等旅游景点,形成了华阴瓮峪古道山庄、天和园山庄、合阳洽川温泉度假村等一批生态环境和名胜景观带动型休闲农业精品点;依托传统手工艺形成了富平陶艺、华县龙凤皮影、蒲城麦秆画、华州粮食画等乡土文化带动性休闲农业精品点。
按照“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总要求,渭南市形成了以三秦“一村一品”大观园为龙头的12个特色产品展销大厅,同时开通了网上交易平台,2016年销售零售额达4亿元。目前,渭南首创的“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展销模式已在全省范围推广。
委员们纷纷为渭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点到面快速兴起的大好局面点赞。通过现场观摩看成果、协商座谈话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委员们针对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要有全局意识、重视基础建设等意见建议,期待渭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加出新、出彩、出色。
【编辑:值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