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面发言

关于陕西雾霾治理的建议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1-27 17:05 【字体:

刘海静

入冬以来,陕西省多地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一、雾霾成因

雾霾主要是因为污染物排放超过承载度和地形构成造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是陕西雾霾的主要污染区。经济社会活动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及承载度,受静稳天气影响,容易出现污染天气。冬季西安以静稳天气为主,污染物在关中区域内无法扩散出去,就滞留下来,使得西安周边的城市污染物也会直接吹向西安市区,加重了关中中部、西安地区的污染。

关中平原的东西方向呈口袋形喇叭状地形,只有刮西北风时污染物才能被消散、减弱和清除,其他风向则会导致污染物的积累,甚至外地污染物的输入,污染物扩散条件“先天不足”。关中地区常年以东北风为主,冬季冷空气活动弱,造成逆温现象,导致空气流动性差,而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形成“逆温形成雾霾,雾霾加剧逆温”的恶性循环。

秋冬季关中地区逆温日数曾多,逆温就像盖子一样罩在关中各个城市上空,阻挡了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使污染物沉积在近地面层,空气污染物浓度增高,造成地区空气污染严重。(逆温: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二、治污降霾的建议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治污降霾力度,2018年,我省出台《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全方位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虽然我省对治污降霾一年比一年重视,工作力度一年比一年大,社会参与一年比一年强,但目前面临的治霾形势依然严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充分考虑关中地区不利地形、气候及扩散条件的制约,也要考虑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

1.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全省尤其是关中地区治霾的战略规划;加大“气化陕西”宣传力度,引导加快“煤改气”步伐;盯紧重点企业,坚决取缔小火电、小锅炉及“散乱污”企业,有效抑制扬尘污染。加大巡查力度,盯紧大型耗能企业,查清隐藏的中小污染企业。

2.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次规划体系,对雾霾治理提出周期性规划;促进区域联动,提升整体性治理效能;引导关中城市群发展,构建智能城市管理体系,减缓私家车增长趋势。

3.加大对黄标车、柴油车的禁限行力度,强化机动车环保监督管理,不达标车辆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出租车定期更换高效尾气净化装置,宣传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要完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提高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利用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继续完善公路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打造智慧交通系统。降低PM2.5浓度和减少重污染天数,持续推进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

撰稿人职务: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

【编辑:李娟娟】

来源:陕西政协网 编辑:李娟娟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