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面发言

关于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的建议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1-27 16:54 【字体:

沙莎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地位的重要性逐年凸显,文化领域得到越来越多民营资本的青睐,形成了一股风起云涌的民营文化企业创业及发展浪潮,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活跃力量,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7年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已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共有5.5万家,其中民营文化企业就4万多家,占比约73%;据各省市统计,重庆市民营文化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5%以上,民营文化企业已是文化产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占据了文化企业的半壁江山,但规模小、成长难、税负重、缺资金等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各级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鉴于此,我省也不例外,我作为一个兼职扶持基层民营企业的工作者,深有感触。

一、省级民营民营艺术团体的经营特点

1.为节约成本,机构不全,体制简化,机制灵活。

2.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一支笔负责制。

3.民营艺术团替他们决策快、行动快,说干就干,不需层层审批,缺什么补什么。

4.实行计时计件薪酬制和委约作品单件薪酬制,根据团员声部担岗的不同执行不同的工资标准,干什么活享受什么标准的待遇,实行排演、抄谱、委约作品等各项工作的计件计时工资制后,矛盾极少,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

5.部分演员实行梯队式一事一聘制,在保证相对稳定人力资源的同时,实行松散管理及末位淘汰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达到了动态平衡。

6.每场次的演出根据需要,人数可多可少,规模想大就大,按德艺双馨选人才,不徇私情,并且随时可以更换整体素质极差或技术能力达不到要求的演员。

7.经营思路:起步标准都很底,经过几年的运作,就不满足现状,开始追求规模,要上档次,寻求发展。其中陕西民族乐团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院团合作等方式先后与西安音乐学院、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等学校;与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杂技团、陕西省群众艺术馆、西安音乐厅、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厅、西安人民剧院、陕西广电大剧院、大华1935剧场等团、剧场谈判合作。还与西安市音协,咸阳市、商洛市、延安市、榆林市、渭南市、宝鸡市、汉中市等文广局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合作机制。这样在路线确定之后,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可以轻松搞定。因为从人才窝窝里找高手,层出不穷,增强了策划者场场演出成功的自信理念。所以也达到了民营乐团经营方针必须要实现的精品剧(节)目。

乐团在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校企联合制度下不仅吸引了众多渴望与乐团保持合作的尖子人才;还利用文化改革的契机,资源共享,又联络了西安地区艺术类年轻的教师和省内专业文艺团体中闲置的演奏家及明星参与演出。可谓人才济济,高手云集。

二、追求品味和有想法发展壮大的民营团体的现状

1、软件方面

①他们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

②利用民企的管理机制,演员个个热情高,积极敬业,能吃苦,守纪律,热爱专业,经常业余时间进行排练。

③ 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民营艺术团体,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必须是一流专业的团队,把节目的质量看成是单位的生命。陕西民族乐团就以执着、认真和负责的态度精心策划了一场又一场成功的演出。

2、硬件方面

①正规的民营团体资质齐全:三证合一营业执照、经营性演出许可证、开户许可证,密码印鉴5枚。

②场地及资产: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缺乏,乐团办公场所,排练厅等基础设施都达不到标准和要求。

三、建议

1.对民营企业要进行分析,对于非职业走专业化的营业性演出团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在他们诸多优势却融资难的情况下,要选择性地进行资金帮扶,其中不乏制定一些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政策。

缺乏资金是制约民营院团发展的主要因素。缺乏资金无法推出精品;难以实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成为常态;无法完成一台编曲、排练演出的系统工程;缺乏资金民营企业无法运用高科技做大做强、无法文化普及、倡导和谐、大繁荣、大发展。希望相关部门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的讲话精神,获得政府的资金帮扶。也希望省厅能够把资金多向民营企业倾斜一些,把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落实文化体制改革明确提出的扶持民营团队的政策导向,明确国有、民营、个体一视同仁。民营院团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扶持艺术创作等方面给予他们与国有院团平等的支持力度。

2.希望能够有专职人员去落实文化产业减免税费等相关政策。

3.希望改善排练场地条件和享有国有院团培训提高的机会。

4.设立奖项奖励民营企业单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5.加强对民营院团的宣传和报道。

6.希望有外出交流的机会。传播先进文化、增进相互友谊,讲好中国故事、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贡献。

7.希望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进一步培养观众,安排固定的演出场所,举办周末、月末民乐欣赏会,切切实实地为文化陕西多做贡献,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景规划。

撰稿人职务: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省民族乐团团长

【编辑:李娟娟】

来源:陕西政协网 编辑:李娟娟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