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面发言

加大扶志扶智力度 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9-01-27 18:28 【字体:

政协商洛市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扶智既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又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因此,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必须坚持以贫困群众为主体,突出扶志扶智举措,充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切实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性,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采取超常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坚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工作思路,把扶志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根本措施,努力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增强其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从职业教育、科技推广、信息资讯、市场营销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型知识化农民,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开拓致富门道、加快脱贫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扶志扶智手段单一,精准脱贫效果不够明显。个别地方的扶志扶智工作仅限于进行几场演出、开展几场技术培训、搞一些宣传展板,手段方法单一,与产业发展等其他扶贫措施有效衔接、紧密结合不够精准,实际效果也不够明显。二是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扶志扶智措施有待完善。一方面,部分群众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被动式脱贫影响较大,精神扶贫任重道远,从根本上解决仍需久久为功;另一方面,目前一些扶贫工作特别是扶志扶智措施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有差距,“填鸭式扶贫”、“保姆式扶贫”还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三是扶志扶智责任落实不够有力,工作合力尚未形成。扶志扶智需要政府正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目前扶志扶智工作政策机制还不健全完善,涉及精神扶贫工作的相关部门单位工作配合不够到位,舆论引导有待加强,整体工作合力尚未形成。

为此,建议:

(一)强化统筹,全面推进扶志扶智工作。按照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的统一部署,统筹谋划扶志扶智工作,按难易程度、分轻重缓急制定任务表和路线图,稳步有序推进实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工作中兼顾物质、精神和心理多方面的需求,重点抓好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知识、扶技能、扶思路等工作,既注重政策激励引导,又加强行为规范约束,努力使贫困群众对生活有信心、有奔头,对改变生活有想法、有措施。要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步研究,在立足全面脱贫摘帽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三农”工作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努力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加大宣传,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宣传,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深刻理解扶志扶智的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教育贫困群众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改善生活面貌的难得机遇,增强斩断穷根、斩断贫穷代际相传的信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最大化激发内生动力,使其真正成为脱贫工作的主体。同时,要广泛深入宣传中省脱贫攻坚和扶志扶智工作进展情况,大张旗鼓宣传报道扶志扶智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激励广大群众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方式,不断深化群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村风新树、家风新书、民风新塑、学风新倡、春风新唱为主要内容的扶志扶智“五新”工程,深入开展精神脱贫“四扶五风六化”主题行动,紧扣“教育扶贫、健康保障、技能培训、道德风尚培育”四个重点,创新方式,丰富内容,不断深化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综合素养和致富本领。要结合各地乡风民俗实际,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及时挖掘提炼扶志扶智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并不断总结完善、丰富创新,策划编排一些文艺节目进行巡回演出,进一步提高政策宣传效果。

(四)整合资源,广泛凝聚社会扶贫力量。扶志扶智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要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凝聚人人参与、大家努力的扶志扶智正能量。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各地“精神扶贫领导小组”的职能,对工作协调、责任落实、经费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完善,保障扶志扶智工作顺利实施。二是组织动员帮扶干部、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镇村干部等固定力量和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辅助力量,打造精干高效务实的扶志扶智队伍,扎实开展工作。三是借助苏陕扶贫协作、天津对口帮扶、国企扶贫助力团等机遇,在争取扶持资金项目的同时,积极学习引进一些新理念、新技术,不断促进我省扶志扶智工作。

(五)突出重点,切实提高精准脱贫成效。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要突出抓好扶志扶智和产业帮扶“两大重点”,切实提高实际成效。一方面,抓扶志扶德促精神扶贫,转变观念富脑袋,培养有志气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抓扶智扶技促产业扶贫,增加收入富口袋,培养能脱贫会致富的新型农民。在产业帮扶中,要尊重自然、尊重习惯、尊重市场,按照立体种、特色养、乡村游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产业发展,防止照抄照搬、盲目跟风,真正使农民从事的产业有好产品、市场有好销路,产品能成为商品、商品能在市场变现,实现农民可持续稳定增收。

【编辑:贾怡】

来源:陕西政协网 编辑:贾怡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