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社情民意
  • 无人机物流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展现出高效、安全、灵活的独特优势。陕西省作为无人机研发制造和低空空域管理的先发地区,具备发展低空无人货运航线的独特优势,应尽快布局低空无人货运航线网络。

  • 数字化绿色化是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两者协同发展有助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数字陕西战略,但对比江苏、广东、浙江等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 大规模“南菜北运”虽然丰富了消费者选择,但也对包括陕西在内的北方蔬菜市场造成了显著冲击。

  • 2021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室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管理要求。2024年12月,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也印发《关于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的通知》,旨在更好保障参保人就医购药。

  • 当前金融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给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新的挑战,对跨境资本风险防控、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省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防控存在本地化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制度适应性与灵活性不完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力度需加强等问题。

  • 泾惠渠灌区地处我省关中平原中部,承担着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六个县区146.5万余亩农田的灌溉任务。调研发现,灌区目前存在排水系统不完善、地下水排泄不畅、地下水咸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可持续发展。

  • 藤编在中国有1700多年历史,近年来,全国各地藤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四川崇州市怀远镇藤编年产值超过2亿元,云南腾冲市藤编走上央视,广西都安县藤编出口达9450万元。2021年,我省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欧洲、加拿大等地。

  •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院长单卫星反映:马铃薯是我国和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陕西第三大粮食作物。我省马铃薯生产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安康、商洛和汉中地区,2020-2022年种植面积分别为463.2万亩、477.0万亩、424.2万亩,按5:1折合粮食,总产量分别为83.9万吨、90.10万吨、88.66万吨,平均单产分别为181.1公斤/亩、201.6公斤/亩、209.1公斤/亩。马铃薯生产呈现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稳定、平均单产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面积单产远低于全国和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

  • 医工交叉产业即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的相关产业,如医学影像技术、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微创手术机器人等。作为科技与教育大省,我省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医疗资源,是西北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发展医工交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陕西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特别是苹果、猕猴桃、奶山羊产业。截至2021年,陕西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608家,但在农业全链打造、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龙头发展仍受到诸多短板制约,单打独斗多、全链布局少、集聚联动不足,资源要素集中投入缺少对接窗口,集聚型农业产业总部经济缺位,农业产业整体规模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468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Baidu
map